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核电、核污染防治板块大涨。

  截至1月2日收盘,Wind核电指数涨2.36%,海陆重工(002255.SZ)、利柏特(605167.SH)和尚纬股份(603333.SH)涨停,西部材料(002149.SZ)、安泰科技(000969.SZ)、纽威股份(603699.SH)和中广核技(000881.SZ)等股涨幅均在4%以上。

  核污染防治概念也走高。其中,捷强装备(300875.SZ)、中晟高科(002778.SZ)、神雾节能(000820.SZ)涨停,中电环保(300172.SZ)和争光股份(301092.SZ)等股涨幅居前。

  核电板块大涨与年末多个利好消息有关。

  去年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

  这使得2023年通过审批的核电机组数量达到十台,与2022年持平。核电机组从核准到建成的周期一般为56-60个月,一台核电机组投资额约200亿元,十台机组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

  中信证券指出,2023年内最后一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彰显了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发展趋势。预计2023-2035年核电机组将以年均核准十台左右速度稳步推进,行业中长期发展稳定。

  当前,中国在建核电以三代核电技术为主,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产化率已超过90%,产业链覆盖多个行业,将拉动冶金、机械制造和电子等多个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中国已形成年供10台/套左右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

  “考虑到2019年以来批复的核电机组建设节奏,阀门等核心零部件有望在2023年底起进入集中交付期,核电零部件企业业绩有望得到释放。”中信证券称。

  除了三代核电,中国在四代核电站以及可控核聚变领域也有进展。

  随着高温超导等技术的进步,建造可商用的小型托卡马克和其它核聚变装置开始受到关注。

  2023年12月29日,以“核力启航聚变未来”为主题的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

  会议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发布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同时,会议对各单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包括加快推动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等。

  12月初,美国气候特使克里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表示,美国准备与其他国家政府合作研究和开发核聚变技术。

  2023年12月6日,华能集团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核污染防治概念走高,则与日本地震导致部分核电站乏燃料池水溢出等消息有关。

  1月1日下午,日本中部发生7.6级强震,并遭遇上百次余震。日本海沿岸共有九个核电站,其中志贺核电站距离震中最近,其它还包括福井县关西电力大井核电站、高滨核电站,以及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等。

  当日,东京电力公司发消息称,由于强烈地震,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多个反应堆乏燃料池冷却水溢出,但厂房外没有出现泄漏或者损坏建筑的情况。该公司正在测量溢出水的放射性水平。

  乏燃料池是指核电站或后处理厂等核设施贮存乏燃料的水池。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

  柏崎刈羽核电站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处核电站,刚刚于去年12月解除运行禁令。2021年4月,因在安全防卫方面存在多处隐患,该核电站被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勒令停运。

  当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紧急记者会上表示,地震造成石川县志贺核电站变压器起火,目前已被扑灭,未对核电站造成影响。

  日本原子能规制厅表示,日本多地正在确认核设施安全,目前新潟、石川、福井的核电设施均暂未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