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办。论坛主题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守正创新地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术支持。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表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就要扎根中国经济改革实际,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党在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凝聚共识、兼收并蓄,坚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着力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学理支撑。

  董志勇认为,人才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和驱动力量。要全面审视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力争培育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分析能力、能够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创新性阐释中国理论的经济学栋梁之才。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指出,中国在推动现代化建设、摆脱贫困等领域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根据。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符合经济学自有的科学规律。对以往知识既要有批判性,同时也要有继承性。他强调,经济学人才培养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系列课程的系统训练,也要考虑对当代国外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其有益部分的吸收掌握,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分析工具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等主题阐述观点。专家们表示,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细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高级顾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荣获“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成就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汝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毅获颁“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青年学者奖”。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招聘会吸引了海内外300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参加,他们与来自全国163所高校的招聘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